歡迎來到創意信息服務平臺--起興網!
當前位置: 首頁 政策法規 人力/培訓 人力資源 社保代理 社保稅務局代收,意味著什么,企業如何應對 和之前有何不同

社保稅務局代收,意味著什么,企業如何應對 和之前有何不同

發布時間:2020-12-02 11:54:28

“社保入稅”意味著什么?企業如何應對?

來源:騰博國際

“社保入稅”是近期的最熱話題,無疑,這是新收入準則實施后,當局發放的又一個沖擊波,狠狠戳了一次企業們的痛點……那么,社保入稅對企業而言意味著什么?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呢?今天騰博君為大家一一揭秘! 

01什么是社保入稅?

2020年10月30日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14省市緊急發布通知,自2020年11月1日起,企業社會保險費(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、失業保險費、工傷保險費、基本醫療保險費、生育保險費、地方補充養老保險費以及地方補充醫療保險費等)正式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。

社保入稅,簡單來說就是將原來的社保(五險)繳納地點由社保局轉向稅務局。自金稅三期上線后,覆蓋稅務總局、社保局、各級機關以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網絡互聯,實現信息互通、數據互聯、資源共享,集合大數據評估與云計算功能,能有效地對企業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,包括企業人員、收入等。

02“新規”之后,社保費怎么收?

新規之前,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險費是由人社部門征收,現在交由稅務部門負責,即征收機構由社保局變成稅務局。在社保費具體的征收模式上,根據目前多個省份稅務部門發布的公告顯示,“新規”之后主要有兩種。

全責征收模式

此次移交中,有部分地區采取了由稅務部門全責征收的模式。比如,根據湖南省稅務局官網公布的文件顯示,企業、靈活就業人員自行向稅務部門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。企業應于每年3月31日前,向稅務部門自行申報職工各參保險種的年度繳費工資。

代收模式

除了全責征收模式外,還有地區采取了代收模式,即“社保(醫保)核定、稅務征收”模式,由人社、醫保部門核定繳費金額,稅務部門按照核定金額進行征收。北京、深圳等地明確,繳費人辦理參保登記后向所屬社會保險經(代)辦機構按照現行方式和渠道辦理社會保險繳納申報,社會保險經(代)辦機構核定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并及時將應繳費額傳遞給稅務部門,稅務部門根據接收的應繳費額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。

03社保入稅對企業的影響?

社保入稅政策實施以來,企業最擔心的就是稅務局征管下,企業社保費繳納會比以前更加剛性,比如按實際發放工資作為基數的剛性要求,和個人所得稅申報基數、企業所得稅扣除基數存在數據比對風險等等。畢竟對于以前長期按最低工資標準申報申報基數的企業來說,面臨的的是未來的人力成本可能會大幅增加。

 

可以看出,如果這個企業之前是按照最低工資交社保,那么意味著,社保入稅后,單是社保成本企業每人每月將增加約2426.8元,如50人規模的企業,則企業社保成本一年將增加約145萬元!

但需要注意的是,“社保入稅”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征收稅率,但是就目前政策信號來看,短期內,并不會因為社保入稅而普遍增加企業社保成本,國家之前也提出了改革社會保險費征收體制目標: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,措施上穩步有序、積極穩妥。

所以,這個階段“社保轉稅務”其實個人覺得就是將社保繳費這個工作轉到稅務局,僅是換個地方完成繳費這個動作而已,短期內應該還不會涉及到與稅收信息共享、數據同步等問題,更別說大面積比對追繳社保了。

但是長期來看,社保的規范化是必然的趨勢,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后,征管能力和征管效率必然有大幅度提升,這必然有利于為整體降低費率爭取更大空間,促進降低社保費率。

04企業如何應對?

那么如果企業想要有效降低用人成本,可以哪些方面去進行合理籌劃呢?企業可以采用多樣的靈活用工模式,轉嫁用人風險,合理合規管控用人成本。具體籌劃方式有:

1、退休人員

企業可以適當聘用離退休人員。根據相關規定,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,不再屬于勞動者的范疇,也不與企業形成勞動關系,亦無須再繳納社保。

2、聘用實習生,簽訂實習協議

實習是大學生學習知識和實踐教學的內容。無論實習單位是由學校安排還是學生自己聯系,實習目的不是獲取報酬而在于獲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,高校大學生與學習單位之間并未成立事實勞動關系。

3、聘用勞務派遣人員,并由接受企業支付薪資

將輔助性、替代性的崗位通過勞務派遣解決人員招聘、工資發放和社保繳納等問題。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,應當與接受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。若勞務派遣協議中約定,勞務派遣人員的考勤和工資發放比照自有員工處理,社保和公積金繳納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,則應支付勞務派遣員工相應該費用,不論在個人所得稅還是企業所得稅中均認定為工資薪金項目。

4、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

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,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,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者腦力勞動支出。

5、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 

將生產線上的員工,以組為單位成立個體工商戶,員工工資便成為了個體工商戶利潤,而個體工商戶有一定限額的免稅政策或稅收優惠。  

舉個例子來說:

若某生產加工企業:

1.業務流程大致為:采購原料、部分直接生產銷售、 部分半成品加 工、組裝、銷售成品;

2.每年不含稅收入5000萬元,利潤率約為5%, 一半產品賣給小規模企業和自然人,增值稅約占 收入9%。

【社?;I劃】

員工總數約50人,其中: 

1、設計人員5人,人均月薪3萬元,不愿意買社保;  ——成立個人工作室(-62.68萬元/年)

2、車間工人30人,人均月薪8000元,約20 人不愿意買社保; ——成立小規模、靈活用工平臺(-66.85萬元/年)

3、高管5人,人均年收入100萬元; ——成立小規模、靈活用工平臺(-66.85萬元/年)

4、保安5人;人均月薪4000元; 保潔5人;人均月薪4000元;——非全日制、退休返聘(-16.71萬元) 

如果都按工資發,總應發工資總額約1016萬元:企業需額外承擔的社保、公積金成本約 =1016*34.82%=353.78萬元 (估算深戶綜合費率為34.82%),節約社保公積金成本約146.24萬元 

怎么樣,大家學會了嗎?

寂寞少妇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看|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|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|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